中国悠久的酿酒历史使我国酒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酿造出许多被誉为“神品”、‘琼浆”的酒类珍品。我这次主要对中西酒文化进行比较,并侧重理解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历史。
说到中国酒文化的优良传统,就不得不提到酒与诗的密切关系,诗赋予酒的是全新的诠释,使酒文化源源流长,根深叶茂。从古至今不知多少文人墨士借酒写出流传至今的好诗篇。如:“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悲伤,“红酥手,黄縢酒”的痛,“一醉方休”的痛快,还有《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犷……
酒也赋予英雄豪杰们以不凡的壮举,赐予文化浓厚的生活气息,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岳飞立志痛饮黄龙(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岳飞曾因饮酒过多而过失,其母及高宗赵构都让他戒酒,他也听从了劝告,立即断了酒,但他却发下誓愿:“直捣黄龙府(金国的都城),与诸君痛饮耳!”其中“与诸君痛饮耳”充满英雄豪情。),其实无论悲喜,醉酒者在酒中所追求的是生活的自由、忘记生死利禄荣辱的轻松,在酒中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对酒精神的精髓理解吧!
在欧洲,尤其是在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什么样品类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相应的酒杯,是有一定之规的。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只酒樽,一套水杯,一套红酒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酒杯。酒杯在餐桌上的摆放也有特别的讲究。从左到右,最大号杯在最左边,最小号杯在最右边。至今最受欧洲人喜爱的酒杯依然是纯净剔透的水晶杯。每一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状,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饰及不同设计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一份美丽的心情。
在中国的餐桌上,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酒,要看喝什么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主人,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
在中国,酒常常被当做一种工具,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如青梅煮酒是为了论证谁是英雄;杯莫停的将进酒,为的是与尔同消万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贤,为的是借酒避难。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他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当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际的功能,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如何尽情的享受美酒的味道。
比较中西方酒文化,可以发现,酒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的豪饮,还是西方的品酒,都希望酒文化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比较出更多更好的酒,也可以是酒文化得到发展和继承,让更多的人了解酒文化,欣赏酒文化!
成都邑恒酒业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营经大道314号